新闻动态
- 2015-05-11 10:04:52
-
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,汽车发动机等各种密封方式“以胶代垫”成为一种必然趋势。国外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实行。国内一汽、天津夏利汽车、神龙公司等发动机厂也早就实现了发动机各种密封“以胶代垫”。在九八年六月份以来,在康明斯制造部的指导下,其马总非常重视此项工作,由技术科牵头,装配车间配合,做了三轮油底壳、齿轮室盖“以胶代垫”250小时装机考核试验,情况如下:
一、试验时间:一九九八年八月--一九九八年十二月
二、实验地点:装配车间油底壳、齿轮室盖工位
三、试验设备:1.乐泰涂胶机;2.泄露试验机(FS-1);3.试验车间7#台架(试验前后总功率试验),试验车间8#台架(250小时全速全负荷运转)
四、试验内容:
1.试验用胶,本次试验有三家生产的密封胶:1)襄樊市胶粘技术研究所生产的——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“回天586”;2)广研生产的——MF系列密封胶“MF1406”;3)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的——硅橡胶平面密封剂“乐泰587”。
2.工艺要求:
1)在油底壳与缸体结合面上均匀的涂一层规定的密封胶(密封胶应覆盖住油底壳与缸体结合面的密封带),然后按工艺要求将油底壳的螺栓拧紧至规定力矩24±3N·m;
2)在齿轮室座与齿轮室盖上均匀涂一层规定的密封胶,然后装上齿轮室盖,按工艺要求将齿轮室上的螺栓拧紧至规定力矩24±3N·m
3.试验顺序及结论
时间 发动机号 油底壳 结论 齿轮室 结论 第一轮 98.8.17 9622026 乐泰587 不漏
回天586 一处漏 第二轮 98.10.20 9828475 回天586 不漏 乐泰587 一处漏 第三轮 98.11.16 9831140 广研胶 不漏 广研胶 不漏 六.试验结果与分析
1.在第一、二轮250小时试验中均发现齿轮室盖下方有一处二级渗漏。拆检后发现均有一处10mm左右的断层;
2.在第三轮250小时试验中未发现有渗漏现象,但拆检后发现用胶量过多,在机油吸油管处有F5mm*8mm长橡胶条;
分析以上原因,是因用手动涂胶枪,涂胶速度不均匀,涂胶量无法控制,致使涂胶厚薄不均匀,并且有断层现象出现
七.“以胶代垫”经济效益分析
1.现生产齿轮室盖9.15元/辆、油底壳垫5.1元/辆。采用以胶代垫后,齿轮室盖用胶7元/辆、油底壳用胶3元/辆,成本均可降低22%-40%,按年生产5万台计算,节约成本20万元。
2.取消临时增加在油底壳两端和齿轮室盖底部(全周长的三分之一)用胶,每年节约5000元。
八.“以胶代垫”试验下一步工作建议:
1.增加自动涂胶设备,根据公司制造部及胶厂推荐,一汽齿轮厂现使用的涂胶机不但价格便宜,而且使用性能好。建议对其进行调研。
2.将油底壳、齿轮室盖两产品做建议更改,增加凸起密封带,以便固定密封胶(神龙公司都有密封带)。
- 上一篇 [返回首页] [打印] [返回上页] 下一篇